 
“電影《長津湖》中有一句臺詞: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后輩就不用打了。這句話深深感動了我,我要學習和發(fā)揚抗美援朝精神,保持初心、砥礪奮進,以更加昂揚的斗志為教育發(fā)展貢獻力量。”10月24日,濟源示范區(qū)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濟源一中”)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孔會軍說。
據悉,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濟源一中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總要求,不斷夯實“學”的基礎,上好教師黨史“必修課”,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教師業(yè)務培訓、師德師風教育和文明校園建設之中,引導教師樹立正確黨史觀和固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提升校園黨史學習教育的傳播力、影響力。該校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扎實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共征集“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20余項,切實解決師生的困難事、煩心事,不斷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shù)。
在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基礎上,該校還把教師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放在第一位。在學校的“康復理療室”里,運動治療區(qū)、儀器治療區(qū)、按摩區(qū)、艾灸室、刮痧室分區(qū)合理,新增了肌筋膜理療儀、無煙艾灸儀、龍氏頸椎正骨牽引儀等多種儀器設備。學校還專門聘請兩名有相應資質的理療人員,從周一至周日全方位為教師提供健康理療服務。一流的環(huán)境、貼心的服務受到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在學校餐廳,為了讓學生吃飽、吃好,該校推出“管飽吃”愛心套餐,早晚2.5元、中午5元,并推出免費營養(yǎng)湯,讓學生獲得實實在在的實惠。
學校為滿足學生對優(yōu)質就寢資源的需求,今年暑期投資100余萬元,積極改善住宿條件。同時,還更新了部分學生公寓的空調線路,增設分層分區(qū)時控裝置,確保用電安全,讓學生住得更加安全舒適。
在學校東南角的小游園里,課余時間在這里駐足的師生絡繹不絕。“這里的小鴨子、黑天鵝,還有錦鯉太漂亮了,我每天放學都要來這兒給它們喂喂食兒。”一名學生開心地說。歡樂的氛圍,師生臉上洋溢的笑容,讓整座校園都彌漫著“幸福”的味道。
(教育時報通訊員:賀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