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年,疫情猶如猛虎一樣對鄭州進行了三次反撲,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面對一次次的病毒襲擊,無數(shù)鄭州人團結(jié)一心、攻堅克難,用生命與愛守護著這座城市、這方人民,吳海洋便是這無數(shù)守護者中的一員。

吳海洋,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9級藥學一班學生、鄭州市中醫(yī)院實習生,在2021年8月、11月和2022年1月這三次疫情反撲中,都積極投身在抗疫第一線,堅守核酸采樣工作27天,采集核酸樣本近2萬人次。
紅心向黨,勇赴一線
作為一名00后大學生,吳海洋一進入大學便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一直渴望成為一名黨員,也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積極向上、踏實努力、品學兼優(yōu),被評為“優(yōu)秀共青團員”,榮獲校長獎學金一等獎、藥學系藥膳大賽二等獎、中藥傳統(tǒng)技能大賽優(yōu)秀獎、校運動會羽毛球女雙冠軍等。

現(xiàn)在的她是一名預備黨員,暑假在鄭州市中醫(yī)院實習期間,疫情再次暴發(fā),她深知身為一名預備黨員的使命,“在疫情來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自覺走上前線參加抗疫,是我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職責。身為一名醫(yī)學生,能夠有這個機會上前線采集核酸,為群眾辦實事也是我的榮幸。奮發(fā)圖強跟黨走,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青春之中國。讓青春之花綻放,讓奮斗成為青春的底色,不負青春,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
當醫(yī)院發(fā)出號召,吳海洋便第一時間請戰(zhàn)奔赴前線。
三次反撲,三次奔赴
8月的天酷熱,防護服下溫度很高,采集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每次換下來防護服時,全身都是濕透的,衣服能擰出水來,換下雙層手套后,雙手被汗水泡得發(fā)白。在這樣的情況下,吳海洋堅守了14天。“走上抗疫第一線讓我切實體會到醫(yī)務工作者的辛苦,但我并不覺得累,這一切都很值得。”
有一次核酸采樣,吳海洋站了四個小時,衣服濕透了,有個五六歲的小姑娘在采完核酸之后,送給了她一個信封,里面一行稚嫩的字體寫著“感謝您為我們的付出。”吳海洋很感動,“這個酷暑,我經(jīng)歷了抗疫,收獲了成長。”
在這14天的核酸采樣中,有針對居家隔離人員、密接人員的采集,雖然危險,但吳海洋仍沖在前頭。面對沒有電梯的小區(qū),吳海洋穿著防護服、扛著物資來來回回爬了19次樓,把該小區(qū)19位居家隔離人員的樣本采集到位。

11月寒冬來臨,鄭州疫情再次暴發(fā),吳海洋毅然走上前線去完成使命。寒風凜冽,她的雙手在每次消毒之后都會凍僵,有時夜里采集到凌晨,渾身冷得發(fā)抖。她在這波疫情中堅守了4天。
2022年1月,伴隨著新年而來的還有疫情。小寒時節(jié)天降大雪,最高氣溫只有3℃,吳海洋再次走上抗疫一線,參與核酸采樣工作。“我們在崗位上每采集完一個人都要進行一輪手部消毒,一個小時不到手指就會凍僵,就需要緩一緩,大家也都挺理解我們的,都會耐心等待。脫下手套的時候手也凍得又紅又腫。”吳海洋已經(jīng)堅守了9天,她說:“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有責任去前線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此輪疫情還未結(jié)束,我們還在行動,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疫情終將散去。”
青春無畏,傳遞力量
為表揚吳海洋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表揚學校實習學生的勇敢擔當,鄭州市中醫(yī)院為學校送來了感謝信,感謝學生們在抗疫中所作的突出貢獻,感謝學校對這些優(yōu)秀學子的培養(yǎng)。學校一直以“尚品德 尊知識 比貢獻 賤浮華”作為校訓,培養(yǎng)學生艱苦奮斗、勇于拼搏、崇尚醫(yī)德、敬業(yè)奉獻的精神,這一封封的感謝信便是對學校良好校風校訓和育人成果的充分肯定。

在鄭州,還有無數(shù)個像吳海洋一樣的平凡人,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在鄭州澍青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也有數(shù)百個像吳海洋一樣的學生,就地參加抗疫,不畏艱辛,全力守護自己所在的城市,守護一方父老鄉(xiāng)親。這些父母眼中的孩子,這些被認為還沒有長大的00后,換上白色戰(zhàn)袍,一夜長大,成為抗疫的生力軍,留下了一個個剛毅果敢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愛與力量。
平凡之中出英雄,這一個個的榜樣,一股股的力量將全鄭州、全中國凝聚起來,所有人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相信很快就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