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淅川縣教體局在淅川縣思源學校初中教育集團開展全縣中小學實驗教學跨學科主題學習教研活動。全縣部分教育集團實驗學科教師及學校相關領導參加活動,探討如何通過實驗教學促進跨學科融合,提升教師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設計與實施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

淅川縣思源學校初中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姚鵬程表示,跨學科教學不僅是打破學科壁壘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設計跨學科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重知識的綜合應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靈活運用各學科知識。
此次教研活動圍繞“常規(guī)課”和“專題實踐活動課”兩種課型展開。參研教師從教學活動主題確定、跨學科素材選取、教學流程優(yōu)化、學科融合技巧四個方面交流互動,分享優(yōu)秀教學案例。

淅川縣思源學校初中教育集團化學教師李芳嘗試將化學實驗與其他學科知識結合,設計出既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又具有挑戰(zhàn)性的跨學科實驗項目。例如,在探究“酸雨的形成及危害”這一主題時,教師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了解酸雨的形成過程,還可以結合地理知識,讓學生分析不同地域酸雨形成的差異。同時,引入生物知識,探討酸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及保護措施。
淅川縣一高附中教育集團物理教師寇磊提出可以設計跨學科項目實踐活動,如制作一臺小型風力發(fā)電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跨學科與同學交流制作過程;調(diào)查日常生活用品(如廚房用品)使用中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運用所學知識論證建議的合理性;了解我國古代“龍骨水車”的工作原理,嘗試設計相關裝置。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探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加活動的教師也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教研活動,大家對跨學科實驗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為推進全縣中小學實驗教學跨學科主題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